摘要
目的:探讨赤凤迎源针法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两组均取穴阿是穴、申脉穴、丘墟穴、解溪穴,对照组使用平补平泻法,观察组采用赤凤迎源针法。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临床指标(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当日、术后4周及术后12周踝关节功能[Biard-jackson评分系统、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得分]、关节肿胀程度及背伸、跖屈时踝关节活动范围;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当日,两组踝关节功能、关节肿胀程度及背伸、跖屈角度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周,两组Biard-jackson、AOFAS得分及背伸、跖屈角度均上升,关节肿胀程度均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使用赤凤迎源针法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减轻患肢肿胀程度,促进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单位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