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享思想从产生到发展完善有着严密的演进逻辑,其形成过程可以总结为对社会现实无情批判的萌芽时期、用唯物史观方法论剖析资本主义矛盾的创立时期以及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探讨剩余价值规律的拓展时期.相对应,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从三个不同角度阐述共享思想:一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表现出对社会底层民众的同情,肯定人民主体地位;二是利用唯物史观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强调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三是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学,揭开剩余价值的神秘面纱,指出其剥削的本质,强调公平分配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社会进行科学预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共享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理论深度,并在共享的主体、内容、方式和目标等方面不断展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共享思想的精髓,而且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享思想进行全面拓展与创新,尤其是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其核心要义在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以"精准扶贫"为抓手、以坚持"人民为中心"为价值追求、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从而使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享思想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水平,不断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