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10—2021年检验医学领域项目整体申请与资助情况。方法采集2010—2021年自然科学基金委检验医学领域申请与资助数据, 重点针对学科内资助项目经费、地域、依托单位分布情况、关键词以及代表性论文进行分类统计, 并分析和总结10余年来整体的项目特点。结果 2010—2021年自然科学基金委检验医学领域共收到项目申请7 746项、累计资助1 152项、资助金额共计50 631.7万元。项目申请数由2010年的228项增加至2021年1 184项, 项目资助数由2010的36项增加至2021年的137项, 项目资助金额也相应地由2010年的1 012.0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6 538.0万元, 均逐年上升。在检验医学领域(H26)中, 分支学科H2605(分子生物学检验)与H2606(检验医学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是受资助数量最多的2个方向, 占59.7%(688/1 152)。地域获资助情况中, 北京、广东、上海、重庆、浙江和江苏为获资助数较多的前6个地区, 占60.2%(695/1 152)。30家依托单位获得检验医学领域826项资助, 占总数71.7%(826/1 152)。在检验领域1 152资助项目中, 肿瘤(37.1%, 427项)、感染类疾病(26.9%, 310项)、循环系统疾病(5.3%, 61项)、自身免疫疾病(4.3%, 49项)、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2.8%, 32项)是出现频率较高的疾病类型;蛋白(33.4%, 385项)、DNA(19.4%, 224项)、RNA(17.3%, 199项)、外泌体(6.0%, 69项)和细胞(5.9%, 68项)是研究较多的标志物;纳米技术(6.0%, 69项)、质谱技术(3.0%, 34项)、探针技术(1.82%, 21项)、电化学技术(1.6%, 19项)和二代测序技术(1.6%, 18项)是研究较多的检验技术。检验领域10年来在建立参考值范围、鉴定新型疾病标志物、开发检验新技术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 形成多个具有特色方向的研究团队。结论自然科学基金委2010—2021年检验医学资助项目数及金额均显著上升, 不同二级代码、地域和依托单位资助情况差异明显, 研究范围广泛, 多个团队在新型标志物挖掘与检验新技术等方面已取得标志性成果, 整体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