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熊果酸(UA)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与AngⅡ/AT1R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培哚普利组、UA干预组,每组10只。对照组使用橄榄油灌胃SD大鼠,模型组使用四氯化碳溶液(CCl4)诱导构建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培哚普利组和UA干预组在构建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基础上,分别通过灌胃给予培哚普利和UA。通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脏内胶原沉积情况;使用试剂盒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表达水平;通过蛋白印迹法检测肝脏AngⅡ、AT1R、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AngⅡ、AT1R、CollagenⅠ及α-SMA mRNA表达量;通过METAVIR肝纤维化评分系统对肝脏切片进行评分。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的炎细胞浸润程度、气球样变、胶原沉积程度高于对照组大鼠,培哚普利组及UA干预组大鼠肝脏的肝细胞坏死面积、胶原沉积程度低于模型组大鼠;模型组的METAVIR评分高于对照组、培哚普利组和UA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于对照组、培哚普利组和UA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AngⅡ、AT1R、CollagenⅠ及α-SMA蛋白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培哚普利组和UA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可显著降低肝脏炎症,减少胶原沉积,显著缓解肝纤维化的进展,其可能与AngⅡ/AT1R信号通路有关。UA有望成为未来针对靶向AngⅡ/AT1R信号通路发挥抗肝纤维化的候选药物。
-
单位南昌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