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炮制法对对叶百部中对叶百部碱含量及药效的影响

作者:梁丹; 韦春蕾; 冷静*; 洪洁如; 罗焕珍; 庞胜
来源: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 38(08): 3883-3892.
DOI:10.13417/j.gab.038.003883

摘要

为了探讨对叶百部经炮制后的对叶百部碱含量的变化,并了解其不同炮制方法以及泡制前后的止咳作用变化,本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对叶百部蒸炙、酒炙、蜜炙、甘草炙最佳炮制工艺,并通过HPLC法测定对叶百部碱含量,用实验小鼠做止咳研究比较炮制对该药材止咳药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叶百部炮制后其对叶百部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炮制前后对叶百部碱含量由高到低的次序为蒸炙>酒炙>蜜炙>甘草炙>生品。泡制时均取采用0.2~0.3 mm厚度的对叶百部药材,按照规定炮制。甘草制对叶百部最佳炮制工艺为用甘草汁与对叶百部比例为60∶100浸润20 min,炮制温度100℃,炒制1次。酒灸炮制对叶百部最佳炮制工艺为用黄酒比百部比例为80∶100浸润20 min,炮制温度120℃,炒制15 min。蒸灸对叶百部最佳炮制工艺为蒸制1 h,蒸制功率为600 w,蒸制2次。蜜炙对叶百部最佳炮制工艺为用蜜水比为10∶10,在120℃下炮制10 min。实验小鼠止咳药效试验表明,给药剂量为0.50 g/kg、0.25 g/kg时,对叶百部蒸灸制品、蜜炙制品、酒炙制品、甘草炙制品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能延长小鼠咳嗽的潜伏期。本研究初步结论说明,对叶百部炮制后其对叶百部碱含量会有不同程度升高,炮制后对该药材的止咳作用提高,即炮制后可增效。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