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腔隙性踝关节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董惠双; 马铁鹏; 高顺红*; 张文龙; 于志亮; 胡宏宇; 符建松; 张云鹏; 于俊; 周彤; 李军
来源: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 25(05): 569-572.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腔隙性踝关节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09年7月—2015年5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二科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腔隙性踝关节感染创面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10例、女5例, 年龄26~45岁, 平均35.3岁;左侧7例, 右侧8例;交通伤9例, 砸伤4例, 挤压伤2例。5例急诊行创面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术(VSD), 其中2例踝关节粉碎性骨折患者予外固定架固定;10例患者踝关节粉碎性骨折行骨折内固定治疗, 术后10~16 d皮肤软组织坏死引起缺损, 行创面彻底清创+VSD治疗。15例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3 cm×5 cm~10 cm×7 cm, 均于VSD治疗后择期行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腔隙性创面。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术后3个月, 通过对皮瓣愈合情况、感觉、形态、皮温、供区瘢痕情况的评分, 评价皮瓣修复效果;末次随访时采用Kofoed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踝关节功能。结果 15例皮瓣全部成活, 创面均一期愈合。15例患者获随访, 随访时间13~21个月, 平均17.5个月。随访期间感染无复发, 局部无窦道形成。术后3个月皮瓣修复效果评分为7~10分, 皮瓣外观不臃肿、质地柔软, 疗效均满意。末次随访时按照Kofoed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踝关节功能, 优1例, 良11例, 可2例, 差1例。结论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管蒂恒定, 携带筋膜可填塞空腔, 皮瓣血运好、抗感染力强、易于切取, 修复腔隙性踝关节感染创面, 疗效满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