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智能响应型纳米探针用于动脉血栓性疾病诊断的实验研究

作者:高姗; 许梦琪; 杨宁; 刘静; 谢晓烨; 方岩; 田磊; 刘建伟; 王亚斌; 曹丰*
来源: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 23(05): 527-530.
DOI:10.3969/j.issn.1009-0126.2021.05.021

摘要

目的应用凝血酶智能响应型纳米探针,实现颈动脉血栓的体内可视化预测,为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策略。方法将超顺磁性氧化铁与凝血酶响应肽及Cy5.5-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Cy5.5 NHS)共价偶联构建探针。检测不同浓度探针(0μg/ml、10μg/ml、20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毒性。近红外荧光成像分析加入不同浓度凝血酶的探针荧光强度(实验组:凝血酶浓度分别为0.5 U/ml、1 U/ml、10 U/ml、50 U/ml;空白对照组为0 U/ml;阴性对照组为50 U/ml,并加入100μg比伐芦定)。制备小鼠颈动脉血栓模型,并对血栓组和对照组小鼠颈动脉组织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以探究探针的凝血酶靶向性。结果不同探针浓度的细胞存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浓度实验组探针荧光强度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17.64、34.24、55.01和64.65倍(P<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探针荧光强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血栓组小鼠病变局部凝血酶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凝血酶智能响应型纳米探针,实现颈动脉血栓的早期精准识别,为血栓形成的可视化预测提供了新策略。

  • 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