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税收法定主义以“纳税人同意”为核心诉求,最早呈现为平等磋商式的直接同意,后于议会主权时代异化为代议式间接同意,在反思间接同意能否真正反映纳税人意志的基础上,直接同意以另种形式部分复归。我国学界和实务界习惯在“依法行政”项下理解税收法定,早期片面强调依法治税,后将其与法律保留等同,但未从“纳税人同意”的角度加以把握以致此二要求均有形骸化之虞,契约式直接同意更为当前实践所轻视。2020年完成既有税种立法仅为落实税收法定的里程碑而非终章。以《税法总则》为代表的税法建制要彰显契约精神,循推定和参与两条路径探求纳税人直接同意,重心是以半数法则、“树果原则”拘束税收立法,使课税仅限于财产权“附有”社会义务的程度,同时为纳税人有序参与预留制度空间。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