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上一种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多而导致外周血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出血性疾病,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常发生在2~6岁儿童,无性别差异,大多数病例可自行缓解;慢性型常见于成年人,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治疗较急性型相对复杂。在过去50多年里,泼尼松一直是治疗本病的首选,开始剂量1.0~1.5 mg·kg~(-1)·d~(-1),分次口服4~6周,此后逐渐减量至血小板在安全水平以上(PLT>30×10~9/L)的最低用量时给予维持治疗,约70%患者可获得缓解,而30%患者治疗无效,属于难治性 ITP。该方法治疗有效率与剂量相关,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大,并且减量过程中容易复发,此时给予重复治疗很难再取得持续缓解,应考虑换用其他治疗。脾切除是泼尼松治疗失败患者的第一选择,其长期缓解率为
-
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