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确定适合黑龙江省大西江农场的最优大豆种植模式,以大豆品种黑河43为试验材料,连续3年在相同密度条件下设计了7种不同种植模式,对各种植模式下不同大豆生育期的土壤含水量、大豆农艺性状及其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垄作种植模式各时期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平播。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在生育生长期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垄上四行不等行距模式大豆株高最高,为86.53 cm。大垄种小垄管模式茎粗最粗,为6.67 cm。常规垄播百粒重最大,为20.69 g。垄上三行模式底荚高最高,为16.97 cm。相关性分析显示:茎粗、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57,0.578,0.319和0.651,垄上四行不等行模式在这些方面表现较好,产量最高,为3 364.91 kg·hm-2,比垄上三行模式产量高9%,比常规垄播模式产量高10%。综上所述,垄上四行不等行模式可作为黑龙江大西江农场的最优大豆种植模式,同时为相同积温带其他地区选择最优的种植模式提供参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