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18F-FDG全身PET/CT半剂量2 h显像在大动脉炎(TA)活动性病灶探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全身PET/CT半剂量2 h显像的55例TA患者[男13例、女42例, 年龄(34.3±13.9)岁]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TA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诊断。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标准将患者分为活动期TA与非活动期TA组。病灶SUVmax≥(肝脏SUVmax-0.1)定义为活动性病灶。同一血管节段有多个病灶者, 只选SUVmax最高者。病灶的靶本比为病灶SUVmax/血池SUVmax。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分析2组间肝脏、血池SUVmax以及病灶靶本比的差异。结果活动期与非活动期TA组分别有39和16例患者, 活动性病灶数分别为363和137个。2组肝脏SUVmax分别为1.93±0.45与1.95±0.35, 血池SUVmax分别为0.75(0.63, 0.98)与0.90(0.77, 1.01),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0, P=0.846;z=-1.45, P=0.148);病灶的靶本比分别为3.09(2.36, 4.24)和2.57(2.24, 3.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5, P<0.001)。结论全身PET/CT半剂量2 h显像在TA患者中有着较好的病灶靶本比, 在活动期与非活动期TA患者中均能灵敏地检测到血管壁炎性病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