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秦代乡的规模较小,大多数乡在百余户至千户之间。直到西汉武帝统治的早期,千户仍然是大乡的规模。西汉晚期乡的平均规模已经突破一千户,到汉平帝时期每个县平均辖有四五个乡,每乡约有1847户。关于东汉乡的资料较少,顺帝时期每个县平均辖有三四个乡,数量比西汉时期有所减少,但规模变大,平均每乡约有2634户。乡的规模逐渐变大,促使乡的管理方式发生变化:一是县廷委派县吏直接干预乡的事务,二是增加乡中吏员的种类。这些变化在东汉中后期表现得尤为明显。从秦汉乡级组织的长时段演变来看,第一种变化对乡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