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各地通志馆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这是由政府官方主导的修志格局所决定的。通志馆经费来源的单一性,与支出项目的多元化形成强烈反差,加之政府经费保障的不稳定性,导致经费短缺问题普遍存在,促使各地加强经费的科学管理与合理使用。另一方面,经费短缺问题往往引发人事变动和机构改撤,影响地方志编纂的进度与成效,从而使经费问题日益复杂化。可以说,民国时期"乱世修志"背景下通志馆经费的总体状况与演变趋势,反映了经济、政治与文化事业的相互影响,折射出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巨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