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微乳头成分的乳腺浸润性黏液癌的分析

作者:陈舒婕; 陈小松; 籍敏; 邵玉国; 沈坤炜*; 何奇*
来源: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5): 440-445.
DOI:10.16139/j.1007-9610.2019.05.014

摘要

目的:探讨含微乳头成分的乳腺浸润性黏液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mucinous carcinoma, IMpMC)与纯黏液癌(pure mucinous carcinoma, PMC)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乳腺癌数据库中有完整临床病理与随访资料的IMpMC与PMC病人。比较这两类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差异,分析微乳头成分对黏液癌病人预后的影响。结果:共239例乳腺癌病人入组,其中IMpMC病人27例(11.3%),PMC病人212例(88.7%)。临床病理特征的多因素分析显示,与PMC相比,IMpMC有较高的淋巴结阳性率(OR=4.84,P=0.014)、较多的脉管浸润(OR=13.38,P=0.001)以及较多的Ki67高表达(OR=4.07,P=0.044)。治疗方面的多因素分析显示,IMpMC比PMC病人较多行乳腺癌根治术(OR=10.00,P=0.003)、辅助化疗(OR=7.11,P<0.001)与放疗(OR=5.33,P=0.006)。PMC病人的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2.5%和98.6%,高于IMpMC病人的79.2%(P=0.011)和93.8%(P=0.022)。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病理类型和肿瘤直径是影响病人DFS的独立因素。IMpMC较PMC病人有较差的DFS(HR=10.39,P=0.014)。结论:与PMC相比,IMpMC的肿瘤侵袭性较高。IMpMC病人的预后较PMC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