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级和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动脉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宁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患者159例,根据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及改良TOAST分型,选择其中动脉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及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进入A组和B组,其中A组72例,B组7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级和血Hcy检测,分别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级、血Hcy水平与动脉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A、B组斑块厚度和斑块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65、0.827,P值均>0.05),超声造影评级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92.350,P<0.01),以超声造影评级≥3级作为预测发生动脉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则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44%、94.74%;(2)A、B组患者间血Hcy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2.383,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78,以血Hcy≥13.50μmol/L作为诊断标准,预测动脉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21%、90.80%;(3)以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级≥3级或血Hcy≥13.50μmol/L作为诊断标准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8.71%、96.45%;(4)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级、血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之间存在高度线性正相关(r=0.865、0.827,P值均<0.01)。结论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级和血同型半胱氨酸可作为动脉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检查手段,为临床二级预防提供重要信息。

  • 单位
    宁波市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