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微塑料作为新型污染物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其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易通过食物链富集的方式影响人体健康,对城市水体进行微塑料赋存调研能够使人们对水体中微塑料情况具有一定了解,为后续处理研究提供依据。该文以扬州市水体为研究对象,布设了11个采样点,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傅里叶显微红外光谱仪对微塑料样品进行丰度、成分、形状以及粒径等方面的鉴定。结果表明,11个采样点中微塑料平均丰度为14.64个/L,成分以聚乙烯、聚酯以及聚酰胺为主,纤维状微塑料占比最大,达到40.37%,粒径小于300μm的微塑料占比达到77.64%。与苏州市河道水体比较,以PLI计,扬州市城区水体表层水微塑料PLIy=1.37,处于中度污染范围。以PERI计,扬州市城区水体表层水微塑料PERI=80.48,属于轻微潜在生态风险。后续对于水体微塑料的研究应重视粒径更小的小微塑料,并从源头减少微塑料污染。
-
单位扬州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