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番茄红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和出色的生物学功能。相较于全反式番茄红素,顺式异构体具有不易结晶、熔点低、更易被人体吸收、更强的生理活性等优势。由于番茄红素的脂溶性结构限制了其利用,需要通过一定的加工方法,提高番茄红素的顺式异构体占比和生物可给率,以加快番茄红素从原料中的渗出速度,促进机体对番茄红素的吸收利用。方法 采用热、光、高压、酸等处理手段,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降低异构化过程中所需的活化能,促进全反式番茄红素向顺式异构体的转变。通过研究加工手段对食品原料中番茄红素的影响,及加工过程中协同番茄红素的异构化方法,以提高番茄红素的生物可给率。结果 番茄红素经热、光、高压、酸等处理后,获得了大量的活化能,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向顺式异构体转变,形成了单一或多顺式异构体。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细胞壁及叶绿体被破坏,促进了细胞内番茄红素的释放,并伴随一定程度的异构化。结论 综述了加工手段对番茄红素异构化和生物可给率的影响,为提高番茄红素生物活性、促进其功能的发挥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