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盆底重建术与传统阴式手术术后盆底解剖的稳定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1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14例)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盆底重建术,对照组(17例)采用传统阴式手术。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排尿恢复,根据POP-Q指示点评估解剖学恢复及盆底超声评估术后在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等方面差异。结果:在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分别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术后6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后1年,研究组膀胱尿道后角(108.57±3.63)度,对照组膀胱尿道后角(113.53±4.93)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