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震旦系灯影组气藏为超深古老白云岩岩溶型气藏,储层薄而分散、非均质性极强且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透特征,气藏开发难度大。为了给该气田台缘带灯影组四段(以下简称灯四段)气藏的产能规模建设提供支撑,基于气藏地质特征,针对技术瓶颈开展多专业联合攻关,采用"边攻关、边应用、边完善"的模式,创新形成了有针对性的气藏高效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所形成的白云岩岩溶缝洞储集体建模技术,实现了岩溶储层的精准建模,经过后期实钻井验证,模型吻合率由63.0%提高至90.7%,实现了气藏"透明化";(2)基于所形成的低孔强非均质岩溶储层储量可动性评价技术,明确了不同储集体的采收率,进而获得了不同储集体实现高效开发的井控储量及半径下限值,确定Ⅰ、Ⅱ类储集体为主要开发目标;(3)基于所形成的强非均质岩溶型气藏开发优化设计技术,针对多个储集体交错叠置的情况,推荐采用大斜度井井型进行开发,最大井斜角介于75°~84°,若Ⅰ、Ⅱ类储集体集中发育,则推荐采用水平井井型进行开发,水平段长度介于800~1 100 m,并且Ⅰ、Ⅱ类储集体合理井距分别介于1.6~3.3 km、0.9~1.4km;(4)基于所形成的深层碳酸盐岩大斜度井/水平井钻井特色技术,使故障复杂时效由20.7%降低至4.9%,实现了大斜度井/水平井安全快速钻完井,降低了井控风险,同时Ⅰ、Ⅱ类储集体钻遇率由24.2%提高至87.3%,有效提高了储层钻遇率;(5)基于所形成的大斜度井/水平井裸眼分段精准酸压技术,通过实施"一段一策"差异化分段酸压工艺,解决了强非均质性储层水平井改造难题。将上述技术应用于安岳气田台缘带灯四段气藏,截至2020年12月底,建成了年产天然气60×108 m3的生产能力,已累计产出天然气103×108 m3,使得经济效益接近于边际效益的安岳气田震旦系灯影组气藏一跃成为该盆地常规天然气上产的主力军。
-
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