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黄淮海地区是中国水资源短缺严重的地区之一,地下水的过度消耗已成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瓶颈。基于2003—2021年GRACE重力卫星数据和GLDAS陆面同化数据计算并评估黄淮海地区地下水储量变化,利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从降水、蒸散发、地下水供水、跨流域调水等方面分析地下水储量变化原因。结果表明:黄淮海地区94.2%的区域地下水储量呈下降状态,平均变化速率为-1.22 cm/a,其中海河流域为-1.75 cm/a,淮河流域为-0.57 cm/a,黄河流域花园口以下为-2.11 cm/a,表现出自南向北逐步增大趋势。不同流域地下水储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有差异,降水对淮河流域地下水储量变化的影响程度显著大于海河流域,而海河流域和黄河流域花园口以下地区地下水储量减少主要原因是多年以来大量的地下水开采。随着近年来跨流域调水量的增加,海河流域地下水供水量已有所减少,地下水储量下降趋势得到缓解,黄河流域花园口以下地区地下水储量在2020年后增长较快。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