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分析《白金龙》和薛觉先早期电影的尝试,重构粤语电影的历史拼图。早期粤语电影的传统,说明了电影里方言和音乐如何引起电影美学和道德的争议,牵涉国家认同与政治范畴。《白金龙》创造了一种新的音乐电影风格,而那种戏剧与电影的混合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电影。香港与上海的联系促成早期粤语电影的建立,加上资本、技术、媒介和人才的不断转移,文化与地理环境错综复杂——粤语电影既是"跨地方"(Translocal),又是"跨国家"(Transnational)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