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丹参酮IIA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动物模型中HIF-1α和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酮IIA对CNV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8周龄雄性BN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雷珠单抗组(C组)、丹参酮IIA低剂量组(D组)、丹参酮IIA中剂量组(E组)、丹参酮IIA高剂量组(F组)各10只。给药后第7、14、21 d行右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检查。RT-q PCR法检测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1) CNV形成率:7 d时CNV形成率增高,14 d时CNV形成率达高峰值,21 d趋向稳定。各时间点各组CNV形成率均达到56.7%以上。(2)荧光素渗漏平均光密度:14 d时各组荧光素渗漏平均光密度比较(F=47.894 P=0.000);雷珠单抗组和丹参酮3个剂量组均较模型组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酮3个剂量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VEGF表达:7 d时,除模型组外,雷珠单抗组和丹参酮各组均能对VEGF产生抑制作用(F=40.775 P=0.000),且雷珠单抗组抑制VEGF作用最强,与模型组(t=16.720,P=0.000)、丹参酮低剂量(t=3.440,P=0.026)、中剂量(t=23.518,P=0.025)、高剂量(t=5.621,P=0.005)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丹参酮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蛋白表达量并不随丹参酮浓度升高而呈现剂量依赖性。(4)HIF-1α表达:各组间HIF-1αmRNA比较(F7 d=19.544,P=0.000、F14d=221.593、F21 d=67.754,均P=0.000);各组间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趋势相似。结论丹参酮IIA可降低CNV动物模型眼脉络膜视网膜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抑制由半导体激光光凝而产生的实验性CNV。
-
单位青海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