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砷胁迫下6个水稻品种的苗期耐性与砷累积特性差异研究

作者:杨秀丽; 黄穗华; 陈光; 吴志超; 李晓琴; 王琳清; 李富荣; 王旭
来源: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3, (04): 53-60.
DOI:10.3969/j.issn.1674-8255.2023.04.011

摘要

我国农田土壤砷(As)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稻因其特殊的栽培模式,其植株内As含量是其他谷物作物的10倍。为筛选并评价耐As性较高的水稻品种,本研究以粤禾丝苗、美香占2号2个常规籼稻品种、五优308和广8优金占2个杂交籼稻品种以及日本晴、武运粳7号2个常规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进行了0、 40、 80、 120μmol/L 4个浓度的As胁迫处理,比较了不同水稻品种对As的耐受性和累积性。结果显示,粤禾丝苗和美香占2号株高和生物量、武运粳7号根部生物量在40μmol/L As胁迫下受到促进,但随着As胁迫浓度的进一步升高,生长逐渐受到抑制,而其他水稻品种在As胁迫下株高和生物量均受到抑制。在As胁迫下,美香占2号根长没有显著变化,其他5个品种的根长生长均受到抑制,但不同品种对As胁迫浓度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美香占2号在40、 80μmol/L As胁迫下的耐As性指数分别为0.80和0.83,属强耐As型;粤禾丝苗在40μmol/L As胁迫下的耐As性指数为0.74,属较强耐As型;其他品种耐As性指数均相对较小。不同浓度As处理下,不同水稻品种根部和地上部As含量存在差异,根部As含量远高于地上部。粤禾丝苗、美香占2号、广8优金占、日本晴和武运粳7号这5个品种的As转运系数随As胁迫浓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在As胁迫浓度为80μmol/L时最小;五优308的As转运系数则随As胁迫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与其他5个水稻品种相比,武运粳7号的As转运系数在所有As胁迫浓度下均为最大。综合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浓度As胁迫下6个水稻品种的生长呈“低促高抑”和抑制两种现象;常规籼稻品种的耐As性强于常规粳稻品种和杂交籼稻品种,以美香占2号耐As性最强;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浓度As胁迫下As累积特性存在差异,其中武运粳7号对As的累积和运输能力最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