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百解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李晓花; 段志航; 赵彩云; 金玲钰; 曾绮雯; 张丽霞*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 42(06): 69-73.
DOI:10.16254/j.cnki.53-1120/r.2021.06.023

摘要

目的研究傣百解醇提物不同极性萃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及对大肠杆菌(EC.)和绿脓假单胞菌(Pa.)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傣百解根,减压浓缩以水分散,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位(DBJ-1)、正丁醇部位(DBJ-2)和水部位(DBJ-3);采用经典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以抗坏血酸(Vc)作为阳性对照,考察傣百解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对DPPH·和·OH的清除率;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提取物的抑菌圈,二倍稀释法测定提取物及阳性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傣百解醇提物不同极性萃取物均具有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排序为DBJ-2>DBJ-1>DBJ-3,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效果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DBJ-2对DPPH·和·OH的IC50分别为0.75 mg/mL和0.98 mg/mL;对EC.和Pa.的抑菌圈(2.79±0.10)cm和(1.89±0.06)cm,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195 mg/mL和0.781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1.563 mg/mL和6.25 mg/mL。结论傣百解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正丁醇萃取部位效果最强,为该植物的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