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黄斑厚度和视盘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差异,揭示弱视可能的视网膜外周学发病机制,评估其能否作为疗效预测的指标。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斜弱视专科门诊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89例(178眼),检测视力、屈光度、眼轴、OCT测量黄斑厚度及视盘RNFL厚度。弱视治疗6个月后追踪观察视力、黄斑厚度及视盘RNFL厚度。结果弱视眼视盘平均RNFL厚度、鼻侧、鼻上、鼻下区均较对侧眼明显厚,但颞侧较对侧眼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弱视眼黄斑中心凹最小厚度及各区厚度均较对侧眼厚(P<0. 05);弱视眼视盘RNFL厚度及黄斑区厚度与视力(logMAR)、年龄、等效球镜、眼轴均无明显相关(P>0. 05)。弱视眼治疗6月后视力明显提高,而视盘RNFL厚度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无明显变化。治疗无效组的黄斑区下方外环的视网膜厚度较治疗有效组厚(P<0.05),余区视网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视盘RNFL厚度及黄斑厚度均存在异常,且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异常可能预示治疗效果较差。
-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