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绝经后女性人群的骨质疏松风险及跌倒风险状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导综合防治骨质疏松症及预防跌倒导致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绝经后女性,采集基本信息。采用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评估骨质疏松风险,采用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及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FROP-Com)评估跌倒恐惧心理和跌倒发生的风险,采用简易躯体能力测试工具(SPPB)评价躯体综合能力。依据OSTA指数评分将研究人群分为三组,即骨质疏松低风险组、中风险组、高风险组,比较不同骨质疏松风险组人群的跌倒效能差异性、跌倒风险差异性及躯体综合能力差异性。同时分析骨质疏松高风险发生情况与MFES、FROP-Com、SPPB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且数据完整的绝经后女性231例,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为(67. 6±8. 6)岁,平均绝经年龄为(49. 0±3. 8)岁。其中骨质疏松低风险组89例(38. 5%)、中风险组100例(43. 3%)、高风险组42例(18. 2%)。骨质疏松高风险组的跌倒恐惧心理及跌倒发生风险均高于中风险组和低风险组(P <0. 05),中风险组和低风险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骨质疏松高风险组的躯体能力评分低于中风险组和低风险组(P <0. 05),中风险组和低风险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FES评分、SPPB评分与骨质疏松高风险呈负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FROP-Com评分与骨质疏松高风险呈正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绝经后女性人群中,高骨质疏松风险和高跌倒风险往往同时存在,需要早期全面评估并发现高危人群,积极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同时联合心理干预、预防跌倒、肌力训练等措施,降低跌倒发生的风险,最终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风险。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