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国古代医书著述史上,儒医将医论、医方编为歌诀体医书,既便于记诵,又多有新见,是医学与诗词融通的体现。清初陕西咸阳医家刘企向先儒后医,擅长儿科诊治,晚年勤于著述,其歌诀体医书《痘科药性诗余》(1720)、《痘科一得歌诀》(1721)、《痘科一得药方解》(1727)具有重要的中医药治学方法启示:一是通过分析刘企向歌诀体医书的内容特色和学术观点,可归纳总结其临证经验、用药规律和医学思想;二是探究刘企向歌诀体医书的体裁及用韵,对于中医药科普读物的编写及推广流传有积极的参考价值;三是从传统文献学、诗词音韵学、中医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刘企向歌诀体医书进行全面研究,可为古代医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范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