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成分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畅; 王奕雪; 田飞; 李征永; 潘少康; 刘东伟*; 刘章锁
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3, 43(02): 128-131.
DOI:10.19538/j.nk2023020109

摘要

目的 探索PM2.5主要成分多环芳烃(PAH)中的单体成分(chrysene,Chry)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2020年6月至9月经皮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0例(66.7%),女性10例(33.3%),年龄47.0(39.0,53.5)岁。留取全血标本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多环芳烃(PAH)单体成分浓度。分析血浓度与IMN患者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IMN患者全血浓度0.035(0.024,0.086)mg/L;血浓度与24 h尿总蛋白(r=0.530,P=0.003)、胱抑素C(r=0.742,P<0.001)、β2微球蛋白(r=0.792,P<0.001)、PLA2R抗体(r=0.463,P=0.005)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r=-0.327,P=0.039)、血清IgG(r=-0.440,P=0.007)呈负相关,浓度每增加0.1 mg/L,PLA2R抗体浓度增加80.84 RU/mL(P<0.001)。结论 多环芳烃成分参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生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