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究陕北宜川不同树龄的红富士苹果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the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酶和养分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挂果期的关系,为改善种植措施、增加苹果产量提供依据。采用氯仿熏蒸提取和土壤理化分析等方法研究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酶和养分组成;采用多元分析法分析苹果树根际土壤特征与生长阶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根际土壤MBC在3~7 a和7~10 a的过程中不断增加,之后显著下降(P<0.05)。(2)根际土壤中的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随树龄发生显著变化(P<0.05)。(3)根际土壤中含水量、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显示出与MBC相似的变化趋势,表明壮龄苹果树具有较好的土壤养分条件。(4)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将苹果树划分为4个生长阶段,即挂果前期(3 a)、挂果初期(7 a,根际土壤中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MBC含量显著升高)、挂果旺期(10~12 a,根际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蔗糖酶、碱性磷酸酶、纤维素酶活性和MBC显著升高)、挂果后期(17~20 a,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显著下降)。苹果树根际土壤质量指标的变化反映了苹果树生长的阶段性特征,根际土壤中高水平的MBC、有机质含量、含水量、纤维素酶和蔗糖酶活性可能更有利于苹果树挂果期的形成和挂果旺期的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