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不良结局149例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丽志; 温克; 李虹; 张洪; 王得玲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 2011, 27(4): 344-347.
DOI:10.3760/cma.j.issn.1008-6315.2011.04.003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发生不良结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不良结局149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未发生不良结局278例为对照组,比较临床特征及分析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1)一般资料:2组年龄、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病孕周、终止孕周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无规律产检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8.515,P=0.002).(2)临床特征及化验指标:观察组尿蛋白定性试验及水肿程度高于对照组,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酸、肌酐、白细胞、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均高于对照组;白蛋白、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影响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孕周、规律产检与子痫前期并发不良结局关系最大(分别为OR=0.899,P<0.001;OR=0.600,P=0.022=;各种化验指标中,间接胆红素及D-二聚体与子痫前期并发症关系最显著(分别为OR=1.533,P=0.010;OR=1.001,P=0.003).眼底病变与平均动脉压及肌酐水平关系最大(分别为OR=1.030,P=0.048;OR=1.025,P=0.022).胎死宫内与规律产检最大(OR=0.317,P=0.046).(4)母儿预后:2组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娩出低出生体重儿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时出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发病孕周过早、无规律产检及出现胎儿窘迫是子痫前期并发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间接胆红素及D-二聚体增高应警惕子痫前期不良结局发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