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运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和Dolphin软件评估Myofunctional Research Center(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替牙期错(牙合)畸形伴口呼吸儿童后,上气道和舌骨位置的变化,为临床应用MRC肌功能矫治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0例替牙期错(牙合)畸形且伴有口呼吸的儿童,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8.70±0.92)岁。所有患儿均接受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运用CBCT和Dolphin软件分析和评估MRC矫治器对上气道口咽段和舌骨位置的影响。结果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经过MRC肌功能矫治器矫治12个月后,上气道口咽段气道表面积显著增大(增加(63.28±16.99)mm2,P<0.001),最小横截面积显著增加(增加(69.67±26.70)mm2,P<0.001),容积显著增大(增大(2 896.44±688.86)mm3,P<0.001);舌骨位置显著向前向下移动(相对于第三颈椎前上缘移动(5.62±0.88)mm,P<0.001;相对于第三颈椎前下缘移动(3.43±0.92)mm,P<0.001)。结论 MRC肌功能矫治器引导替牙期口呼吸儿童下颌向前,辅助肌功能训练,治疗12个月后上气道口咽段和舌骨位置的解剖结构改善,有助于破除口呼吸习惯,有利于解除影响颅颌面与上气道的正常生长的不利因素。
-
单位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 长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