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患者, 女, 57岁, 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异物感、视力下降1个月余, 于2020年1月至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就诊后收治入院。否认糖尿病病史。患者曾于外院诊断为角膜炎, 于10 d前在外院行角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 报告发现菌丝, 给予常规抗细菌治疗无效转至本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2(-2.00 DS/-0.50 DC×90°=0.15), 左眼0.08(-3.50 DS/-2.00 DC×90°=1.0);右眼眼压12.4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眼压15.9 mmHg;右眼结膜混合充血(+), 角膜中央瞳孔区可见一直径约2 mm灰白色圆形浸润灶, 溃疡达浅基质层, 溃疡底部较清洁, 可见2个灰白色隆起针尖状病变(图1A), 角膜中央直径2 mm荧光素钠染色阳性(图1B), 右眼KP(-), Tyndall征(-), 晶状体透明, 玻璃体和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左眼前后节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空腹血糖12.38 mmol/L。入院后立即行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和细菌、真菌微生物培养, 结果均为阴性。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HRT3, 德国海德堡公司)检查在角膜浅基质层可见纤细分支、略微弯曲的高反光丝状结构, 初次报告为"菌丝"(图2)。初步诊断为右眼真菌性角膜溃疡, 给予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 以及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4 d后, 空腹血糖降为9.6 mmol/L, 但眼部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复查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和细菌、真菌微生物培养, 结果均为阴性;复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仍可见纤细丝状结构。经远程会诊, 考虑诺卡菌感染, 入院5 d后修正诊断为右眼诺卡菌性角膜炎, 给予0.25%阿米卡星滴眼液(8 ml:20 mg, 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点右眼, 每小时1次, 每次1滴;0.3%加替沙星眼用凝胶(5 g, 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点右眼, 每天3次, 每次1滴;1%夫西地酸滴眼液(5 g∶50 mg, 爱尔兰利奥制药有限公司)点右眼, 每晚1次, 每次1滴, 联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10 ml, 日本参天制药株式会社)扩瞳,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5 g, 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促进角膜修复;治疗后3 d, 角膜溃疡基本愈合, 复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示丝状结构影像减少, 呈断裂状态(图3)。治疗后9 d, 角膜溃疡愈合, 炎症消退(图4), 患者痊愈出院。出院时患者右眼裸眼视力0.06(小孔视力0.25),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未见丝状结构(图5)。
-
单位爱尔眼科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