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行介入溶栓+取栓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该院行介入溶栓+取栓术治疗的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20例, 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 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FMA、BI、SF-36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FMA、BI、SF-36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 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介入溶栓+取栓术治疗的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采取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提高其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改善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