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临床急性脑梗塞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诊断为急性脑梗塞的122例患者为脑梗塞组,另选择同期入院健康体检的122例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为非脑梗死组。比较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位置及hsCRP水平,并分析不同IMT厚度及斑块类型与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与非脑梗死组比较,脑梗死组IMT增厚(1.6%比19.7%)、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5.6%比69.7%)、不稳定斑块比例(8.2%比60.7%)明显升高(P均=0.001);在脑梗死患者中,与IMT正常患者比较,IMT增厚和IMT斑块形成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4.7±1.6)mg/L比(8.5±2.5)mg/L比(12.6±3.9)mg/L],且IMT斑块形成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IMT增厚者(P均=0.001);不稳定斑块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患者[(13.7±2.7)mg/L比(9.1±2.1)mg/L,P=0.001]。结论:于脑梗塞组和非脑梗死组,与IMT正常患者比较,IMT增厚和IMT斑块形成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不稳定斑块患者hsCRP水平又明显高于稳定斑块患者,hsCRP可作为临床颈动脉硬化和急性脑梗塞风险预测指标。
-
单位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