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卫国战争是苏联电影的重要题材,围绕着"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将会战胜"这一核心立场,苏联在不同历史时期生产了数百部卫国战争题材电影,无论是赞颂还是反思、甚至批评,"我们"始终占据着立场和话语权的主动性;在苏联解体后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战争的正义性、人民性、必胜的信念不断被解构、质疑甚至批判,但是新的、"正义"的话语、立场始终缺席,形成了当今俄罗斯电影作者关于卫国战争的某种暧昧的"失语"症候。本文以谢尔盖·罗兹尼察和康捷米尔·巴拉戈夫近作为例,考察这种症候的文本表征和内在肌理。
-
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