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邓长华; 孔繁福; 伍真; 聂萌; 祁占军
来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9, 37(04): 454-456.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9.04.019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8例,采用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术前便携式多普勒探测穿支并定位,设计改良螺旋桨皮瓣,以腓动脉主干为皮瓣轴线,以穿支为界分为较大的皮瓣头部(大桨)和较小的皮瓣尾部(小桨),将旋转点至创面距离作为大桨长度,皮瓣宽度为大桨长度的1/2~2/3,大桨的长宽比不超过2:3。以大桨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小桨修复大桨创面。术中保留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踝周软组织缺损创面范围为3.0 cm×3.0 cm~10.0 cm×4.5 cm,腓动脉中低位穿支皮瓣面积为5.0 cm×3.0 cm~23.0 cm×5.0 cm。术后观察受区及供区的外形及功能,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18例皮瓣均I期成活,16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7~21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7~11 mm,供、受区外形满意。患者穿鞋及行走不受影响,足外侧感觉及足部回流正常,患足AOFAS评分92~97分,平均94分。结论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血供可靠,避免皮瓣远端坏死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供区,是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式。

  • 单位
    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