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四川这一复杂地形地貌背景区伏旱的多尺度特性,该文在已完成的2000—2015年7—8月四川省月尺度伏旱的遥感监测研究的基础之上,应用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方法,不仅分析伏旱多年平均状况及其演变趋势的多尺度特征,更对导致旱情发生发展的驱动因子进行多尺度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旱情多年平均状况在四川省各地貌类型背景区都以垂直方向(南北方向)的小波方差最大,体现出旱情沿区域垂直方向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2)各地貌类型背景区多年平均伏旱状况的主导尺度的数量和范围不同。川东盆地主要存在5个主导尺度,且以中旱的5040.75km2的宏观尺度最为突出,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等级区则以中观尺度(187.34、560.08 km2)为主,集中体现在成都平原一带。高原与盆地过渡区主要存在3个主导尺度,亦以中旱的2 194.5 km2的宏观尺度为主,严重或特大干旱等级则集中在160.51和418km2的中观尺度的城市和建成区。川西高原则存在2个主导尺度,以9 487.5 km2的宏观尺度无旱的常绿针叶林和混交林交错分布区为主。3)旱情演变趋势则表现为:川东盆地和高原与盆地过度区呈旱情加重趋势区都以中观尺度为主,而呈旱情减缓趋势区则都以宏观尺度为主,只存在尺度数量和具体值上的差异;川西高原则相反,加重趋势区以宏观尺度为主,减缓趋势区以中观尺度为主。4)三大地形地貌类型区在旱情演变趋势的主导因素方面表现出一致性,旱情加重趋势区的主导尺度以植被的衰退变化趋势为主,而旱情减缓趋势区的主导尺度则都以降水的增加趋势主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