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以及炎症因子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食管黏膜中的表达及其在AF发生中的意义。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完成体检的23例健康受试者设为对照组。研究组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24 h pH值监测、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监测并内镜下取食管齿状线上3 cm处的局部黏膜作为标本,后续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RT-PCR、ELISA等方法分析组织炎症程度、氧化损伤标记物8-OHdG及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及血清浓度。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将其分为GERD合并AF组(AF组)、GERD不合并AF组(非AF组)和对照组。食管24 h pH监测比较显示,AF组弱酸反流(40.05)。光镜下观察发现,对照组黏膜组织形态基本完整,未见水肿或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浸润;非AF组可见中度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和炎症反应;而AF组食管黏膜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浸润、乳头延长、水肿等炎症性改变。AF组炎症评分达到高峰,并显著高于非AF组(P<0.01)。免疫组化结果发现,对照组8-OHdG主要表达在食管上皮层、黏膜及黏膜下层,而AF组8-OHdG的表达几乎覆盖全层黏膜,表示严重的组织氧化损伤。RT-PCR和ELISA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8-OHdG、MCP-1、IL-8、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其血清浓度,在非AF组和AF组中明显上升,且AF组中达到高峰,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AF组中8-OHdG血清浓度分别与Demeester评分及MCP-1、IL-8、TNF-α血清浓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8-OHdG以及炎症因子(MCP-1、IL-8、TNF-α)在GERD合并AF患者食管黏膜的表达及血清浓度显著增高,可能与酸反流诱发AF的产生密切相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