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江湖泊通常具有“丰时一大片,枯时一条线”的水文特征,该类湖泊水质和溶解性有机物(DOM)来源组成受江湖水力连通特征的影响尤为显著。然而鲜有研究探究通江湖泊DOM的光学组成和溶解性有机碳(DOC)收支如何响应于江湖水力连通特征。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通江湖泊之一,为了探究洞庭湖DOM组成、DOC收支与江湖水力连通间的内在关联,于2018年5月、7月、9月和11月在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支流和长江荆南松滋、虎渡、藕池三个入湖口以及洞庭湖出湖口城陵矶采集水样,并探究洞庭湖流域DOM的组成分异特征及其对江湖水力连通的响应。结果表明,入湖河流和城陵矶DOM吸收系数a254和陆源类腐殖酸组分C1在7月最高。DOC由入湖口(2.4 ± 1.3)mg L-1下降至出湖口(2.1 ± 0.3)mg L-1,而a254由入湖口(9.7 ± 2.2)m-1上升至出湖口(10.1 ± 1.7)m-1。微生物培养前的DOC浓度为(2.4 ± 1.0)mg L-1,微生物降解后的DOC浓度为(2.1 ± 0.9)mg L-1,DOC的微生物活性,即BDOC最高值出现在澧水为50.3%。5月、7月、9月和11月入湖的DOC通量分别为(63.7 ± 43.6)× 103 t,(60.1 ± 7.3)× 103 t,(27.6 ± 3.6)× 103 t,(31.9 ± 13.9)× 103 t。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因自身水力滞留时间短,导致DOM在湖内运移过程中较少被降解,全湖DOM来源组成受流域不同季节来水条件影响较大。
-
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太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