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穴位按摩联合电子镇痛仪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60名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根据初产妇分娩镇痛路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电子镇痛仪干预)与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穴位按摩),各80名。比较两组初产妇血清炎性因子、产程、宫缩压及分娩方式。结果 产前,两组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 d,两组血清IL-6、IL-1β及CRP水平均高于产前,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歇期、宫缩期宫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初产妇宫口开至3 cm、5 cm、10 cm时分娩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76.25%高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穴位按摩联合电子镇痛仪在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为母婴分娩结局可提供保障。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