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20世纪初,中国社会新旧思想交织冲撞,许多现代游记放眼世界、记录时代、审视现实,蕴含着深挚的家国情怀。五四运动给传统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该往何处走?许多现代知识分子走出国门,远游异国他乡探寻答案。这种"游"不是闲适、洒脱的游玩,而是背负着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的游走。他们或出访,或考察,或游学,关注国内外政治局势、经济状况,探索国家民族的出路。瞿秋白《饿乡纪程》《赤都心史》、胡愈之《莫斯科印象记》、周作人《访日本新村记》、赵敏恒《伦敦去来》、严仁颖《旅美鳞爪》等关注国外时事、社会境况;邹韬奋《萍踪寄语》初、二、三集及《萍踪忆语》,展现了从南洋到印度、从西欧到美国及苏联的国际生活场景,由此联想到中国,揭示中国的现实处境,体现国与民唇齿相依的关系,在探讨比照中寻求中国的出路。
-
单位闽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