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钵苗机插偏迟熟软米粳稻产量形成和品质特征

作者:葛梦婕; 周冬冬; 方书亮; 周年兵; 刘忠红; 周耘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2021, 49(24): 95-99.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1.24.017

摘要

为进一步挖掘淮北地区偏迟熟软米粳稻产量和品质潜力,以迟熟中粳稻南粳9108和扬农香28为试验材料,在淮安市稻麦示范基地开展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CK)2种机插方式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并系统比较2种机械移栽方式下偏迟熟优质软米粳稻的产量形成及稻米品质特征。结果表明,与CK相比,钵苗机插偏迟熟软米粳稻成熟期提早4 d左右,全生育期延长6 d左右,群体茎蘖数增降更平稳,成穗率约为75%,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较高,最终实产高出5.57%~8.44%。相比常规毯苗机插方式,钵苗机插改善了当地偏迟熟软米粳稻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变差,直链淀粉含量降低3.43%~12.50%,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分别提高了4.54%~4.95%和2.02%~2.08%,钵苗机插可提升稻米营养和食味品质,并可优化水稻淀粉RVA谱,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更佳。表明钵苗机插稻通过培育长秧龄壮秧延长偏迟熟软米粳稻生育期,可充分利用当地水稻季温光资源,熟期提早、增产提质的效果较为明显,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单位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