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与IBS-D的关系,观察痛泻要方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造模组18只。造模组采取夹尾+番泻叶灌胃法建立肝郁脾虚型的IBS-D大鼠模型。建造模型成功后第15天将造模组随机分成模型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与痛泻要方组各6只;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与痛泻要方组连续给药14天。用药结束后取各组大鼠的粪便,使用16SrDNA宏基因扩增法分析4组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果:空白组大鼠肠道菌群与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存在显著差异;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中有12个科属丰度显著升高,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与痛泻要方组大鼠肠道内大部分菌科及菌属丰度升高不明显,且痛泻要方组情况更好。肠道菌群中各菌种之间能够相互影响,其中与双歧杆菌相关性较强的菌属共9个,其中负相关2个,正相关7个。结论:IBS-D大鼠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痛泻要方能显著改善IBS-D大鼠肠道菌群紊乱,提高肠道定植抗力,且效果优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