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mi R-20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泉州市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按1∶1配对原则选择60例良性肺部疾病为良性肺疾病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入组对象血浆mi R-20a表达情况,分析mi R-20a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组、良性肺疾病组、对照组的mi R-20a的表达水平分别是(6.48±0.86)、(1.38±0.40)、(0.86±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53,P<0.01);NSCLC组mi R-20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肺疾病组和对照组(P<0.01);良性肺疾病组mi R-20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SCLC组mi R-20a阳性率为96.67%,明显高于良性肺疾病组的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06,P<0.01)。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的血浆mi R-20a表达水平存在差异(t=5.182、3.937、4.485,P<0.05);而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数、组织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mi R-20a检测与病理检测具有较高一致性,具有较好诊断效果,且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存在密切关系,其可能是一种早期诊断及治疗NSCLC诊断的理想标志物。

  • 单位
    泉州市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