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为确立大垄双行种植模式下的合理种植密度,构建高产花生群体模式,研究大垄(90cm)双行种植密度对花生植株性状、群体结构变化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半蔓生型花生品种‘四粒红’和直立型花生品种‘吉花26’为材料,设置6个种植密度M1(31.71万株/hm2)、M2(27.75万株/hm2)、M3(24.67万株/hm2)、M4(22.20万株/hm2)、M5(18.50万株/hm2)、M6(15.85万株/hm2),以单垄(60 cm)双粒播种(11.93万穴/hm2)为对照(CK),测定不同种植密度下各花生品种的出苗率、植株生长情况、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建立花生合理群体结构和不同类型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不同的花生类型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出苗和齐苗的时间不同,‘四粒红’早于‘吉花26’出苗,播后25 d‘四粒红’在M3密度下出苗率最高、达100%,播后30 d‘吉花26’在M3密度下出苗率最高、达100%,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密度。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两品种主茎高和侧枝长逐渐增高,SPAD值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吉花26’的干物质积累量先升高后降低,‘四粒红’的干物质积累量则逐渐升高。此外,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单株结果数、单株生产力和百果质量先增多后减少,‘吉花26’在M4密度下最高,‘四粒红’在M5密度下最高,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同时,两试验品种的花生荚果产量不断提高,‘吉花26’在M4时产量达到最高、为7 956.67 kg/hm2,‘四粒红’在M5时产量最高、为4 790.73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96.14%、65.42%。【结论】大垄双行+单粒播种种植模式相对于单垄双粒种植模式可以增加花生株高、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同时提高了产量。在密度一致的情况下,花生可以由双粒穴播改为单粒精播,以提高花生产量,应用大垄双行种植时,应根据花生品种类型选择适宜的播种密度,半蔓生型花生品种以M5密度最佳,直立型花生品种以M4密度最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