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2—2016年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作者:曹世钰; 高立冬; 刘富强; 段红英; 肖洁华; 刘树俊; 谭雅卿; 陈立章
来源: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8, 32(02): 181-186.
DOI:10.3760/cma.j.issn.1003-9279.2018.02.016

摘要

目的分析2012—2016年湖南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状况,探讨系统预警效果与预警信号响应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预警系统的预警信号数、疑似事件数、现场调查结果、信号响应时间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结果等信息,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及非参数检验等方法,从系统预警效能和信号响应情况两方面,对2012—2016年湖南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预警系统在湖南省共发出预警信号108 188条,预警涉及31种传染病、138个县(区),五年期间平均每县(区)每周接收3.00条预警信息;100%预警信号得到响应,2 h内响应率为92.43%;单病例预警响应时间中位数(P25P75)为0.28(0.110.77)h,五年及时响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χ2=58.89,P=0.000);时间序列预警信号响应时间中位数(P25P75)为0.56(0.281.06)h,五年及时响应率无趋势性(趋势χ2=2.43,P=0.119);时间序列预警响应情况较单病例预警及时,两者及时响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56.60,P=0.000);预警系统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灵敏度为84.80%,特异度为69.53%,探测及时性为2.80 d,预警系统探测各传染病的及时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8.75,P=0.072);预警系统对风疹预警效果最好,阳性似然比为4.36。结论湖南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整体运行良好、灵敏度高、预警信号响应处理及时,但预警系统特异度有待提高、需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质量,并且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以及不同地区差异化调整预警参数和预警方法。

  • 单位
    中南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