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长期以来,图像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多半被视作文字的"陪衬",历史课本中的图像向来被称作"插图",一个"插"字道尽了它"寄人篱下"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偶尔使用了课本以外的图像,其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增添趣味"和"拓展视野",充其量不过是"图像说史",鲜有将图像视作历史证据的意识,更遑论对图像证史视角的深入思考了。近二十年来,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提出图像与文字具有等量齐观的证史地位,倡导基于"我们如何知道(过往)""我们如何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