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特定空间中的文化实践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且具有超越性的精神特质,镜像出"我是谁""我们是谁"的身份追问。本研究对共享自习室进行文化学分析,研究发现:在表征层面,空间符号构建和维护了用户的认同感;在互动层面,空间社交使身份认同成为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它既是自我对话的结果,又是集体确认的产物;在文化意义层面,空间中"情感-记忆-想象"的循环共生正成为身份认同建构和维系的重要机制,"奋斗感"与"青春无悔"是意义钮结点,人的主体性存在得以彰显。这表明,共享空间不仅是物质实在,更是精神载体,它唤醒和激发了人们的记忆与想象,促使身份认同不断凝结、重构,在当下彰显出新的文化意义。

  • 单位
    湖北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