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反应报告系统(FAERS),挖掘降尿酸常用药物的心血管风险信号及风险因素,初步探讨其潜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中2004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3季度以非布司他、别嘌醇、苯溴马隆、丙磺舒、拉布立酶、普瑞凯希为“首要怀疑药物”的心血管药品不良事件(ADE),采用报告比值比法及信息成分法进行风险信号挖掘,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药风险因素,并应用生物信息技术预测心血管风险的潜在机制。结果 非布司他具有明显的心血管风险信号,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及心律失常;患者年龄、体重、给药剂量、用药周期、联合用药情况,均与非布司他心血管风险有关;非布司他心血管风险可能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有关,且ITGAM表达量与非布司他呈剂量依赖性变化,可能为非布司他心血管风险的潜在作用靶点。结论 降尿酸药物中非布司他具有明显心血管风险,在使用过程中应控制用药风险因素以确保用药安全,其心血管风险机制可能与扰乱单核细胞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通路及ITGAM的表达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