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肝岩舒方抗肝癌有效成分及机制

作者:王殷东; 龚亚斌; 孙璐; 俞洋; 徐振晔*
来源: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3, 5(06): 87-100.
DOI:10.19811/j.cnki.ISSN2096-6628.2023.11.014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肝岩舒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等,并验证肝岩舒方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通过3种数据库获得肝癌疾病靶点,以及肝岩舒方10味中药的活性成分,筛选出各中药有效化合物所对应的药物靶点,分析获得药物成分-疾病共同靶点,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构建肝岩舒方中药-化合物成分网络图、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获得核心靶点。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对靶点基因的序列信息进行功能分类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靶点相关代谢通路。通过体外实验,制备对照组、肝岩舒方组、芪灵蟾组、索拉非尼组、肝岩舒方和索拉非尼联合治疗组的SD大鼠含药血清,CCK-8检测细胞活性,细胞划痕检测细胞迁移水平,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转移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各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从肝岩舒方中筛选出167个化合物,与肝癌共有靶点93项,核心靶点10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肝岩舒方的成分-靶点、成分-肝癌疾病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共同表达网络,同时筛选出与肝岩舒方关键成分相关的主要信号通路,发现肝岩舒方可能通过叉头框转录因子O(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O,FOXO)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等对肝癌起治疗作用。CCK-8实验中,给药48小时后肝岩舒方能使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受到抑制,而后选取20%浓度处理细胞。划痕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肝岩舒方组HepG2细胞在48 h时迁移水平显著降低(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肝岩舒方和西药联合治疗组的细胞转移水平降低(P<0.05);与肝岩舒方组及西药组相比,肝岩舒方和西药联合治疗组的细胞转移水平显著降低(P<0.001)。WB检测细胞中MMP-2的表达显示:与单一药物治疗相比,肝岩舒方和西药联合治疗下MMP-2表达下调。结论 从多角度探索了肝岩舒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揭示了肝岩舒方的药理作用,为其后续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疗效指标的筛选提供了方向。

  • 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全文